13057670467
全国海事法院: 上海 南京 宁波 厦门 广州 北海 海口 青岛 天津 大连 武汉
律师团队
>>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姜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朱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叶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章律师
业务范围
>> 
  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南京第三巡回法庭、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诉、申请抗诉等法律事务,包括刑事案件申诉、民事案件再审、行政案件再审、执行案件申诉,具有丰富的刑事申诉、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申请再审经验。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辩护词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 www.hs64.net


  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无罪辩护

  犯罪嫌疑人陈某主观上没有抗拒执行的故意,也没有抗拒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

  (1)案发前,陈某有主动还款的行为,并且已经支付了五千元,后只因债权人已取消了银行卡,导致交易失败,无法归还剩余部分,足以证明陈某无拒绝还款的故意,根本不存在抗拒的可能。从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到2013年9月30日前,一直没有接到法院的任何执行通知,而2013年9月30日,陈某接到执行法官的电话,要求陈某国庆节过后到法院与债权人协商还款,陈某当即致电债权人作了诚恳的道歉并表示会尽快或分期偿还,国庆节过后因陈某确有工要做不便请假,便提前通知了债权人和执行法官,并向债权人取得了其债权人的银行卡号,表示会通过网上银行还款。2013年10月14日,陈某在网上向债权人还款5000元,并附言“请查收还款五千元,本月20号再还款”(见网上银行电子回单)。2013年11月18日,当陈某在网上支付还款15000元并附言“请查收一万五千元,余款春节前分期还清”,因债权人已取消了银行卡,导致交易失败。因此证明嫌疑人陈某主观是想还款的,客观上也积极还款,并且也已经还了五千元,只是因为债权人取消银行卡导致还款失败,足以证明嫌疑人陈某不可能存在有“抗拒执行”的故意。

  (2)犯罪嫌疑人陈某不存在有拒不执行的行为,其一直认为只是民事纠纷,最多也只是被动的等待执行,从来没有拒绝执行判决。什么叫拒不执行?拒不执行是一种抗拒行为,而不是一种内心的思维、想法。这种行为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是要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比如,被执行人在银行有一笔存款,在判决书生效后,他把存款转移了,让法院找不到了。那么这种行为可以视为有抗拒行为,明显有抗拒执行判决的意思。但是,如果行为人仅仅是不去从银行取出来交给法院或者债权人,而只是消极地等待着法院去银行把钱执行走。那么,请问你能说他这也是一种抗拒行为吗?显然不能!那么,本案陈某有没有这种抗拒执行的行为呢?从查明的事实看,债权人从申请强制执行到2013年9月30日前,一直没有接到法院执行的通知,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陈某有拒不执行的行为。陈某没有收到执行通知的事实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此不再复述。而从2013年9月30日接到执行法官电话到11月19日被拘留一个多月时间,总以为不会在未受民事诉讼制裁、处罚的情况下会被刑拘、甚至触犯刑法,以为会先通过扣留车辆(2012年4月陈某名下有一台二手君威车)、扣划存款、强拍房屋等过程。该行为只能说陈某不积极主动的还款,只是被动的等待执行,法院连执行措施都没有采取,不能因此就认定是拒不执行。另外2013年11月上旬,在最高人民法院官网上陈某看到被法院在10月28日立案并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目前全国有五万多人被录入,江门、中山有一百多人被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网上注明陈某的“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况”为“其它规避执行”,而多数“失信被执行人行为具体情况”为“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陈某就更加以为只是受到信用惩戒,能尽最大能力分期偿还就可以。事实上一般的普通群众并不知道拖欠调解书没有主动还款都会构成犯罪行为,对于这些淳朴善良,并没有主观恶性,只是对法律缺少认识,应当有所区别,那么,从社会公平和司法正义的角度并结合本案具体案情来看,也不应认定为犯罪。

  三、在执行期间,陈某根本不存在有执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

  1、之前陈某并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房子只是家庭唯一的住房。陈某于2005年6月因借同行业朋友周某某40000元未还被法院传唤,法院作出调解书,约定每月偿还5000元,因当时陈某失业未找到工作没有收入,故未能履行调解书的义务。2005年11月,陈某和其妻子一同任职十几年的集体企业“江门二建公司”宣告破产(公司自2000年起因经济不善开始欠薪),陈某即外出到中山市打工维持生计至今。自陈某和妻子一同任职的“江门二建公司”频临破产后,夫妻失业,陈某的父亲已病逝多年,母亲患严重的“帕金森”病导致瘫痪不能自理至今已十多年,近几年曾三次住院动手术,一直以来,陈某的家庭经济是非常困难的,曾多次向银行及私人借款,负债累累。另外由于家庭经济一直都窘迫,出于女人对家庭的安全感,陈某家庭开支一直由妻子掌握,向借朋友借钱至被刑拘前,陈某一直都没有告诉过给妻子知道。

  2、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财物的流动不违反法律规定,也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陈某卖掉唯一住房后重新买楼的行为只是换个方便工作的住房,不应属于拒不执行,并不影响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该房子的查封、拍卖等执行行为,不产生致使判决无法执行的后果。公安机关不能因嫌疑人未用该笔收入用来履行调解书的义务,就是“拒不执行”行为。本辩护人认为,如此认定,完全违背了法律与事实。30万余元卖掉房子的发生,是因为嫌疑人未收到过任何执行通知书。而且嫌疑人只是卖掉房子重新买一个房子居住,属于换房,仍旧是家庭的唯一住房。公安机关的起诉意见存在一个潜在的错误逻辑:就是你既然有能力换房子,就应当有能力执行法院的判决了。其背后的意思很明显:你既然卖掉房子重新买房子了,就是“有钱” 了,拒不执行判决了。问题是,陈某卖掉房子只是想在工作的地方重新买一个房子,只是为了方便工作,仍旧只是唯一住房。既然法院之前没有强行执行该唯一住房,那么,嫌疑人的这种行为就不违法!既然行为不违法,何来“抗拒执行”?更何况陈某确实没有收到过强制执行的通知,陈某根本不知道债权人申请了法院的强制执行。

  3、陈某还存在其他债务,调解书的履行偿还义务并没有优先权。由于经济一直很困难,陈某到处借钱,曾多次向银行及私人借款,债务人并不止其一个,法律并无规定嫌疑人有数笔债务需要履行清偿义务时必须先优先履行调解书的义务。因此,嫌疑人把买房子的钱卖掉后重新买个方便工作的住房不属任何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或者是用于挥霍浪费而造成无法履行的行为,根本不属于拒不执行。

  四、犯罪嫌疑人陈某的行为无“情节严重”的事实,不构成犯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本案嫌疑人并没有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所规定列举的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来确定,根据《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1)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4)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5)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6)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另外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以下简称《立法解释》)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主要包括下列五种:(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而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粤高法发(2004)31号第三条下列情形,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第五项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销毁或者伪造、变造财产权属的有关凭证和资料,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被执行人为逃废债务隐瞒常住地址、下落不明,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查找被执行人下落的;3、被执行人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确定的给付金钱的义务,进行高消费、挥霍金钱,数额巨大,致使判决、裁定不能执行的;4、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直接责任人、协助执行义务人,煽动或指使他人或本单位职工集体阻碍、围攻执行人员、破坏执行装备,致使执行无法正常进行的。

  犯罪嫌疑人陈某显然不具备上述的任何一种情况,明显不属于情节严重,那么自然就不构成犯罪。达到“情节严重”必须是行为人故意、积极的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被执行财产,而本案中嫌疑人只是未履行民事判决,并没有转移、隐匿财产和伪造证据。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重要要件,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只有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本罪。

  (3)退一万步讲,如果嫌疑人陈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本案还存在以下应不予起诉的情况:

  嫌疑人的家属在嫌疑人刑事拘留后的第二天,就立即四处凑钱,连本带息全部一次性还清给债权人,并且得到了债权人的谅解。嫌疑人陈某于2013年10月14日已经还了5000元,嫌疑人的家属也于2013年11月20日到法院偿还了债权人72000元,连本带利共还了77000元(其中本金40000元,利息37000元),嫌疑人的家属诚恳的向债权人赔礼道歉,得到了债权人的谅解,债权人也提出了对陈某从轻处罚。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在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刑事判决前,被告人自动履行或者协助履行债务,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从轻处罚。结合本案的情况,情节轻微,应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嫌疑人陈某已积极主动的缴纳了法院的罚款20000元和执行费1100元,法院也已经依法作出结案,而且陈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应重复的处罚,因此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从本案全案的事实上来讲,本辩护律师认为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贵院作出免于起诉,更加可以促使被不起诉人接受法律教育的社会效果。

  本案情节显著轻微、主观恶性较小,危害不大,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任何行为只有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危害性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本案是与相识的朋友之间借钱纠纷引起的,情况比较特殊,拖欠的金额只有四万元,数额也较小,情节轻微,主观恶性较小,因此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嫌疑人陈某是初犯、偶犯,之前表现良好,且是中共党员,其根本没有犯罪的故意,现已深刻认识到错误、有明显的悔改表现,并且履行了还款义务,得到了债权人的谅解。陈某的家庭负担确实很重,其本人仍需求职、工作,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如果追究其刑事责任,将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


·受贿罪的辩护词
      1、辩护词之罪轻辩护 辩护律师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此之前,辩护人查阅了涉及该案的全部卷宗资料和证据材料、多次会见被告人,听取了被告人的辩解,比较清楚本案案情,现结合本案证据、事实及现行法律适用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供合议庭参考: 一、辩护律师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的罪名没有异议。 ...


·虚假诉讼罪的量刑标准
      1、虚假诉讼的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
      1、量刑标准 (1)司法工作人员询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辩护词
      一、辩护词之罪轻辩护 (一)被告人系自愿认罪,可以从轻处罚 本案中,被告人李某某在接受侦查机关讯问时,如实供述其全部犯罪事实,其在讯问笔录中都做了有罪供述,前后完全一致。从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到法院审判阶段,被告人李某某对其罪行供认不讳,从未出现过拒不认罪、翻供等情形。根据我国一贯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恳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


·贩卖毒品罪的量刑标准
      一、贩卖毒品罪量刑标准 (一)三年以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200克; 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 3、其他少量毒品的。 ...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司法解释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司法解释目录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运输货车自行滑坡造成他人死亡如何定性处理问题的研究意见2014-04-02 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07-1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1997-12-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1997-12-11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1997-12-11 最高人民法...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1、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定义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和单位,违反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出租、出借枪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或者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的规定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非法出借、出租枪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枪支实行严格的管制,其中对公务用枪采取配备制...


·诈骗罪的辩护词
      诈骗罪辩护词之实体辩护 一、根据起诉书的指控,本案定性的关键在于靳某某从事的代办信用卡、贷款业务是否真实存在 纵观全案,决定受害人魏某宇和张某彬是否愿意把钱交给靳某某的根本条件是靳某某是否真实地在从事代办信用卡、贷款业务。换言之,靳某某是否实施诈骗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其是否从事代办信用卡、<{{tjlytel}}>贷款业务。对于魏某宇和张某彬而言,两人均是办卡中介从QQ群主动找到靳某某办理信用卡和贷款业务的,那么影响其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


·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1、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信用卡诈骗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该罪和诈骗罪之间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信用卡在该罪中是犯罪工具,而不是犯罪对象。行为人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的,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以本罪定罪处罚。<{{tjlytel...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该罪的规定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一、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公告、1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057670467 1305767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