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7670467
全国海事法院: 上海 南京 宁波 厦门 广州 北海 海口 青岛 天津 大连 武汉
律师团队
>>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姜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朱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叶律师
  •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章律师
业务范围
>> 
  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南京第三巡回法庭、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诉、申请抗诉等法律事务,包括刑事案件申诉、民事案件再审、行政案件再审、执行案件申诉,具有丰富的刑事申诉、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申请再审经验。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案例分析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 www.hs64.net


  1、案例一

  (1)案情

  被告人张某某,男,农民。因涉嫌犯私藏枪支罪,被逮捕。

  某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张某某犯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向某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张某某辩称,自己使用枪支是为了找回儿子,并且没有开枪伤人,请求法院从宽处理;其辩护人提出:张某某犯罪情节轻微,应从轻处罚。

  (2)法院审判

  某市某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被告人张某某以为自己的儿子被绑架,遂持其私藏多年的自制小口径手枪及子弹,到某市某区芒牛桥村寻找。当遇到该村的李某等四人时,张某某即持枪进行威胁,被周围群众当场抓获,并缴获该手枪及子弹57发(后经鉴定,该手枪和子弹可以正常击发,对人体有杀伤力)。

  某市某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违反国家枪支管理规定,明知个人拥有枪支、弹药是非法行为,仍藏匿不交。其行为已构成私藏枪支、弹药罪,依法应予惩处。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正确,但指控的罪名不准确,<{{tjlytel}}>应以私藏枪支、弹药罪定罪处罚。鉴于张某某的犯罪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对其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的规定,<{{tjlytel}}>判决如下:1.被告人张某某犯私藏枪支、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随案移送的自制小口径手枪一支、非军用子弹五十六发、弹壳一枚,予以没收。宣判后,被告人张某某提出上诉。张某某上诉提出:量刑过重。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张某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的规定,非法持有枪支和弹药,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原审人民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审判程序合法,但认定张某某犯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定性不准,适用法律有误,应予改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第(二)项、<{{tjlytel}}>《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七条、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tjlytel}}>判决如:1、撤销某市某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第一项,维持第二项;2、上诉人张某某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3)律师评析

  不具备合法配备枪支条件的人,私藏枪支应如何定罪?

  本案在处理过程中,对被告人张某某私藏枪支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二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某将一支他人自制的小口径手枪及子弹57发;私藏在家中多年,并在公安机关勒令缴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办法》公布之后,仍将枪支藏匿在家中拒不交出,且使用该枪威胁他人。<{{tjlytel}}>根据〖枪支管理法〗,除法律规定可以配备枪支的单位和个人以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持有、私藏任何种类、制式的枪支,否则,即视为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张某某不具有配枪资格,且明知不能私藏枪支,而故意将枪支藏匿在家中,并同时藏匿该枪使用的子弹57发,数量较多,故张某某的行为应定私藏枪支、弹药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私藏枪支是指:具备合法配枪资格的人,在配枪资格消失后,<{{tjlytel}}>将原来合法配备的枪支、弹药私自藏匿拒不交出的行为。私藏枪支犯罪的主体应该是特殊主体。被告人张某某是农民,在此之前从未合法配备过枪支,故张某某不具有构成该罪的主体身份,其行为只能是非法持有枪支罪。张某某私藏的子弹,属于非制式子弹,数量仅有几十发,数量较少,可以不认定为犯罪。

  

  本文倾向第二种意见,并且认为:

  (一)私藏枪支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将其原来配备、配置的枪支、弹药私自藏匿,且拒不交出的人,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其他的人私藏枪支不能构成此罪。即使是原来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的条件消除后,私藏了不是其原来配备、<{{tjlytel}}>配置的枪支、弹药的人员,也不能成为私藏枪支、弹药罪的主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枝、弹药、爆炸物等刑审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私藏’,是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私自藏匿所配置、配备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tjlytel}}>因此,一审法院以私藏枪支罪对被告人张回生定罪处罚是不正确的。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释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被告人张回生不具备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擅自私藏枪支的行为,应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定罪处罚。

  (三)非法持有、私藏的枪支、弹药,应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追究刑事责任。从枪支、弹药的质量、规格来说,本罪中的“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tjlytel}}>足以致人死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包括军用枪支、民用枪支、公务枪支、射击运动枪支等。“弹药”是指各种军用枪支、民用枪支使用的弹药,包括子弹、炸弹、手榴弹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的规定,从枪支的数量来说,<{{tjlytel}}>构成本罪还要具备下列情形之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或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从弹药的数量来说,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或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或手榴弹一枚以上。被告人张回生私藏的小口径子弹,属于非军用子弹且不足二百发,故本案被告人张某某私藏小口径子弹57发,不构成持有弹药罪。

  2、案例分析之非法持有枪支人打猎误伤同伴是否构成犯罪

  (1)案情

  被告人王某和同村村民胡某、刘某在经过公安机关收枪治爆宣传后,明知私藏枪支属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各自长期私藏土火枪一支。被告人王某与胡某、刘某三人互邀后,各自携带一支自制火枪,上山围猎野猪。在本村某湾内,王某发现野猪开枪射击,子弹射出后经石头反弹击中胡某腹部,致胡某受伤,经法医鉴定:胡某系外伤致腹腔多脏器损伤,属重伤。<{{tjlytel}}>经鉴定:被告人王某和同村村民胡某、刘某分别所持的三支火药枪,以火药为发射动力,均具有杀伤力。另查明:被告人王某所持有的火枪为被告人从同村村民何某处以65元购得。

  (2)本案争议焦点

  本案被告人王某、胡某、刘某明知私藏枪支属违法犯罪行为,非法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各一支,且将该枪支用于围猎野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tjlytel}}>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二)项之规定,三被告人均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然而,王某在开枪射击野猪时,所发射子弹经石头反弹后击中胡某腹部,致胡某受重伤,王某发射子弹致胡某重伤是否构成犯罪,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王某发射子弹经石头反弹致胡某重伤是意外事件,故王某不应对发射子弹致胡某重伤的行为负刑事责任。理由为:王某开枪是为了射击野猪,这排除了王某故意伤害胡某的可能性。<{{tjlytel}}>胡某所受之重伤系王某所发射的子弹在未击中野猪时经石头反弹击中胡某腹部所致,而非王某开枪因射击偏差而直接击中胡某所致,这说明胡某对王某受伤也不存在过失。<{{tjlytel}}>子弹经石头反弹击中胡某,表明王某在发射子弹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开枪会发生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后果,而且王某在朝野猪射击时根本无法预见子弹经石头反弹伤人的情形。<{{tjlytel}}>因此,胡某受重伤应为意外事件。

  第二种观点认为:王某开枪致胡某重伤的行为应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理由为:胡某腹部受伤系王某开枪所致,王某开枪射击野猪的行为虽然排除了其故意伤害胡某的可能,但是并不能排除其过失致胡某受伤的可能。纵然王某所射子弹并非因射击偏差而直接击胡某,<{{tjlytel}}>但是,结合王某的射击技术、火枪性能和目标特点来看,<{{tjlytel}}>王某开枪致他人受伤应具有预见可能性,王某本人没有预见而盲目开枪射击野猪,征表出其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现胡某所受之伤被鉴定为重伤,应判定王某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赞同第二种观点。本案王某打野猪发射子弹经石头反弹致胡某重伤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其理由如下:

  第一,从犯罪客体来看,王某开枪射击野猪的子弹经石头反弹后发生了致胡某重伤的结果,<{{tjlytel}}>从而侵犯了胡某的身体健康权。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本案存在王某将非法持有的枪支用于射击野猪的开枪行为,而且王某开枪所射出的子弹造成了胡某重伤的危害后果;同时,由于王某开枪才使胡某被子弹重伤,假如王某不开枪射击野猪就不会发生胡某被子弹击中的事实,可见王某开枪的行为与胡某受重伤的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从犯罪主体来看,王某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tjlytel}}>而且致使胡某受伤的子弹是王某为了射击野猪而故意射出的。<{{tjlytel}}>从犯罪主观方面来看,王某发射子弹的目的是为了射击野猪,动机为杀死野猪后食用或者卖钱,而且王某射击野猪的子弹经石头反弹后才击中胡某,因此,王某是否具有罪过是判断王某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关键所在。

  第二,罪过的表现形式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本案王某的目的和动机均与伤害胡某身体健康无涉,而且,王某、胡某、刘某相邀围猎野猪和王某向野猪开枪的事实排除了王某故意伤害胡某身体健康的可能性。<{{tjlytel}}>过失按照行为人心理态度的不同内容可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结合本案案情,由于胡某的重伤系子弹经石头反弹后击中所致,<{{tjlytel}}>王某在开枪射击野猪时显然没有预见到胡某可能会受伤的结果,因此,王某主观上不具有过于自信型过失的罪过。对于王某是否应当预见到发射子弹可能会伤人的结果是判断王某因具有罪过而构成犯罪还是王某因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的关键。

  第三,王某是否具有结果预见义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方面,根据刑法理论,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对于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的罪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某在围猎野猪时,用非法持有的火药枪向野猪射击,<{{tjlytel}}>所射出子弹虽然经石头反弹后击中胡某,但是,如果胡某不使用该枪,胡某就不会被子弹击中而身受重伤。本案王某不使用枪支围猎野猪具有期待可能性,法院应认定王某在主观上存在过失的罪过,王某在没有预见到结果时应具有结果预见义务。<{{tjlytel}}>另一方面,本案王某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由于枪支的杀伤力较强和杀伤范围较大,王某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因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况,王某负有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王某对非法持有和使用枪支的抽象危险应当具有认识和控制能力。而且,王某的枪支系从他人处购买,仅王某私藏就已超过十年,显然该枪的制造技术和实际状况表明该枪性能较差且不稳定。从王某的认知能力、枪的实际性能以及射击目标的特点来看,王某不可能定点对野猪精确射击,其开枪后因射击偏差或者石头反弹子弹致他人伤害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王某应当具有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

  综上所述,本案被告人王某使用非法持有的枪支射击野猪时应当预见到开枪可能发生侵害他人生命权或健康权的危害后果,但因其疏忽大意而没有履行结果预见义务和结果回避义务,其犯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事实存在,罪名成立。


·危险驾驶罪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某、金某相约驾驶摩托车出去享受大功率摩托车的刺激感,约定“陆家浜路、河南南路路口是目的地,谁先到谁就等谁”。随后,由张某某驾驶无牌的本田大功率二轮摩托车(经过改装),金某驾驶套牌的雅马哈大功率二轮摩托车(经过改装),从上某市某区乐某某99号车行出发,行至杨高路、巨峰路路口掉头沿杨高路由北向南行驶,经南浦大桥到陆家浜路下桥,后沿河南南路经复兴东路隧道、张杨路回到张某某住所。全程28.5公里,沿途经过多个...


·重婚罪的辩护词
      1、辩护人对指控被告人犯重婚罪是没有异议,为切实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案的庭审和证据材料,现发表如下辩护意见,供法庭在量刑时参考。 (1) 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某犯重婚罪这一定性是没有异议的。<{{tjlytel}}> 在本案中,被告人某某实际上也是一个真正的受害人 (2)从被告人某某回到忠县天堑老家,被告人某经人介始给某某,某某在得知某某还没有和他原丈夫离婚后,就叫本案另一被告人某回到涪陵与原丈夫...


·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保险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2、刑法第19...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
      1、伪证罪的立案标准 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或为他人隐匿罪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严重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制造伪证的行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


·故意伤害罪的定义
      一、定义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二、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应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因此,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一般不认为是犯罪。只有当自伤行为是为了损害社会利益而触犯有关刑法规范时,才构成犯罪。例如,军人战时自伤,以逃避履行军事义务的,应按刑法法第434条追...


·假冒专利罪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1、假冒专利罪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1、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定义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2、假冒商标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是国家对商标的管理制度和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的注册商标。所谓商标,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上采用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三维标志和颜色或者...


·重婚罪的立案标准
      1、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重婚是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的产物,是剥削阶级腐化享乐思想在婚姻关系上的表现。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重婚是不允许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健全的今天,重婚观念很严重。所谓“大款”养“二奶”已非常普遍。重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在处理重婚案件时,罪与非罪的界限往往难以区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 (1)要区分重婚罪与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而重婚的界限。近几年来,拐骗、贩卖妇女的犯罪相当严重。有的妇女...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非法侵入住宅罪
          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未经住宅主人同意,非法强行侵入他人住宅,或经住宅主人要求退出仍拒不退出,妨害他人正常生活和居住安全的行为。
      一、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体
    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的是他人的居住安全权利。非法侵入住宅的设立主旨,在于保护住宅成员的安宁,故只有以危险方法或怀有恶意...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南京海事海商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057670467 13057670467